孙继海:我改变不了中国足球丨封面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户外温度飙升的时候,中国男足传来了冰凉的坏消息——2025年6月5日,国足在亚洲区十八强赛中客场以0比1输给印尼队,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

“过去在亚洲我们还算技术尖子,现在你在亚洲已经是三四流了,跟澳大利亚、日本更没法比了。”6月11日,《和中国足球对话》系列节目第一集《差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足协主席宋凯2024年10月在青训座谈会上的这番讲话首次公开。

1997年,国足第六次冲击世界杯失败,时任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何慧娴抛出的“中国足球亚洲二流论”曾引发轩然大波。如今,媒体和球迷似乎都无意也无力再为中国足球争鸣,国足世界排名历史上首次被泰国队超越的新闻也淹没在地方足球赛事“苏超”的火爆之中。

“中国足球就这样了,我不是很服。”在调侃叹息之中,前国脚孙继海仍然持守希望,“中国不可能没有足球,虽然臭,对吧?但这个行业不可能没有。”

他在解说中特别称赞队中最年轻的王钰栋“内心强大”,并用两个停球细节剖解18岁小将的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

“中国足球应该朝前看,做好青训,培养更多像王钰栋这样的球员。如果有更多懂得足球规律、有专业知识、能把很多细节做到位的优秀球员组成一支球队,那么我们下一次就不会坐在这里总结失败的教训了,而是总结我们如何取胜的经验。”

赔了2800万,还要继续吗?争论不休的中国足球圈至少有一个共识,或者说有两个:第一,中国足球的问题出在青训;第二,中国的青训问题是个社会问题,系统性地解决绝非易事。

“咱们这两年多做青训,花了得有个千八百万了吧?”2023年年底,不管账的孙继海第一次看到嗨球科技公司青训板块的财务总账,“青训板块是我负责的,我知道赔钱,但没想到会赔这么多。”

“花了这么多?2800万!”孙继海看了一眼合伙人奉余莽,“咱们还要继续做吗?”

孙继海接受《南方人物周刊》专访时坦言,“说实话,我当时问还要不要继续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退堂鼓的。”

“当然要做,青训项目肯定是公司第一优先级保障的,这个是你想做的事情,也是我想做的。”嗨球科技公司CEO奉余莽表情淡定。孙继海说,他这个合伙人是个真正的乐观主义者,而后卫出身的自己,天然带着一份出于责任的谨慎和风控意识。

2023年年底,公司刚刚扛过新冠疫情,奉余莽至今还记得哥俩自己拿钱往里填,“我们做的体育场馆运营还有培训都受影响严重,一睁眼,公司一天就要10万元支出。”

在公司主业收缩调整的困难时期,孙继海担心未来是否还有给青训板块持续输血的能力。奉余莽的回答很笃定,“咱们做生意,很多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还是做有意义的事,你认准了青训咱们就继续做。”

相比于退役后“顺势而为”做过的各种跟足球有关的职业尝试——担任U20国青主教练、给外教希丁克做助手带国奥队、担任地方足协领导职务并负责青训工作等等,孙继海说,反而这个看似跟足球隔得很远的创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意外”。尽管公司从成立不久就持续出现资金压力,他还是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创业的勇气,“如果没有公司的投入支持,单凭一个人,哪怕你踢球挣了两个亿、三个亿,你都不敢往(青训)里一直砸的。”

公司扛到2024年,青训局面终于打开。

当年1月4日,“海选未来足球计划”公益基金募集获批上线,截至2025年6月11日,“海选未来足球计划”公益项目首期1100万元的总计募资目标已经完成80%以上,累计筹款910余万元,参与人次超过15万人次。

这一项目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发起,募集资金由孙继海团队执行,用于“海选未来”全国选拔、孙继海足球公益课堂和“嗨球少年”足球青训体系的人才培养。

大连金普新区以参股的方式,为孙继海办青训提供吃住训一揽子支持。孙继海的青训机构“嗨球少年”的阵营快速扩张,目前已经组建的三个年龄梯队(8-12岁)将近90人,都是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天赋出众的好苗子。

孙继海和“嗨球少年”在一起(受访者提供/图)

是公益,还是生意?中国足球青训参与主体多元,规模不一,中国足协、职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布局,一些小型机构和个人也参与其中。

孙继海青训是一个独特的实验,这是一个涵盖公益基金、企业赞助、个人IP、地方政府投入的“超级模式”。

“公益”、“免费”是这个项目最引人关注的两个关键词,公益基金赋予的道德属性使得孙继海青训在多层级参与的青训体系中脱颖而出。孙继海的个人IP也因此受益,甚至有不少公众以为孙继海这个“嗨球少年”青训项目就是一个免费公益项目。

2024年,孙继海当选《中国慈善家》年度人物。邓亚萍为他颁奖

Copyright © 2088 男篮世界杯直播|世界杯怎么画|蒂坦吉尔加世界杯天使助力站|titangelplu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